隔天,天还没亮孟书兰就醒了。
她没表,也不清楚时间,估摸着四五点钟的样子吧。
昨晚回到了阔别十几年的闺房,她睡得不错,现下精神头正好,赶紧将数学书拿出来,放在油灯下开始复习。
她这一看就是两个多小时,等听到母亲起床的动静,才放下书去院子里把鸡鸭放了,之后又帮着做早饭。
何金秋见了,就说她,不用忙这些,早上记忆力好,去看书。
孟书兰说:“妈,我脑子里在想着呢。没事,手脑并用,两不误。”
何金秋笑得合不拢嘴,也就不催她了。
孟家的早饭是玉米面坨子煮稀粥,因为孟书兰在,何金秋用荤油炒了个青菜。
要是只有老俩口吃饭,都是稀粥配咸菜。
吃完饭,孟福德扛着锄头下地去了,何金秋跟孟书兰要去镇上赶集。
今天是三天一次的大集市,何金秋要去买点好吃的。
中午大女儿跟两个外孙女要过来,已经说好了,庆祝一下,给小女儿过十八岁生日。
这次孟书兰的生日赶巧,刚好是星期天。
赶集日,村子外面的大路上就有拉客的骡车、拖拉机什么的可以坐,一个人五分钱。
平时何金秋都是舍不得坐的,一个鸡蛋的钱,留着给女儿吃了不好么,坐什么坐。
但今天,她舍不得让女儿跟着自己走路。
母女俩在路边站了会,陆续也来了几个要去赶集的村人。
其中就有孟书兰的亲婶婶丁桂香。
见到孟书兰,丁桂香就问她,“听说昨天下午你摔着了,还是哭着回来的。怎么样?没磕着哪儿吧?”
虽说是在关心人,可丁桂香那精明含笑的眼神,摆明了就是在幸灾乐祸。
孟书兰还没来得急开口,何金秋立马挤了过来,将两个原本挨着的人分开。
“丁桂香,你还关心起我家书兰来了?一个亲婶娘,真要关心不能光靠嘴巴说,得拎上两个鸡蛋,到我家里去看看,那样才是心诚。不然就这嘴上问两句,做做样子,多没意思。”
何金秋跟丁桂香是妯娌,天生就不对付。
当年孟家老爷子跟老太太瞧不上孟福德这个大儿子,嫌弃他的脚有问题,两兄弟之间没有一碗水端平,弄得何金秋满肚子的怨气,跟二房的关系自然不好。
丁桂香呢,也是个要强跟贪得无厌的。
以前俩老的偏着他们家她还嫌不够,跟何金秋因为一棵菜一个碗都能吵起来,关系很是紧张。
也就这几年,大房这边因为孟成功条件慢慢宽裕了,何金秋就懒得跟她吵了。
不过丁桂香居然敢笑话女儿,这点她是不能忍的。
何金秋护犊子的样子可凶了。
丁桂香皱了眉头,“嫂子,你这也太现实了吧,先不说鸡蛋金贵,我们家也紧张,真要有,我肯定要留给我家丹红吃,她现在一个月才回来一次,上那个学可辛苦了。上一次,我家丹红回来说,月考考得不错,进步了好多。
这孩子,懂事啦,知道好好学习了。还心疼家里来着,说是就这一年了,说什么都要尽力量考,真要是考不上,就算了,不给家里增添负担。可不像有些人,一次不成还要再来,吃家里的用家里的,十八岁了还得要爹妈供养,以后真要考上了还说有个盼头,要是考不上……”
丁桂香瞅着孟书兰,呵呵笑起来了,之后又对身边的村人说:“考大学啊,哪有那么容易,乡下地方,教的东西水平能有多好啊,复读来复读去,估计也是没那个命。”
丁桂香嘴里念叨的丹红是孟书兰的小堂妹。
两人只相差一个多月,小的时候躺过一个被窝,后面读书了同班同校,时常被人拿出来比较。
中考的时候,孟丹红没能考上高中,后继复读了一年,分数线上了,中等水平。
丁桂香见到女儿考上了,欢喜得不行,花了一笔钱找了关系,将她弄到了离他们这儿两个多小时车程的县城里读高中,盼望着女儿能考上大学出人头地。
因为地方远,孟丹红一个月才回来一次拿钱拿粮。
丁桂香大字不识几个,也不知道女儿在那边如何,就觉得城里的学校肯定比乡下要好,加上孟丹红总说自己的成绩不错,弄得丁桂香还以为女儿在那边有多好多好,成天高兴得不行,见人就炫耀。
只是她哪里知道,孟丹红本来就是靠复读才上的高中,加上环境改变,教学速度的差异,她根本跟不上,又不敢回家里说,只能撒谎。
孟书兰记得,上一世自己这个堂妹因为成绩太差,连预考都没通过,没脸回家,直接跟一个男同学跑了。
直到后面生了孩子没人带,才从外面回来。
丁桂香喜欢炫耀,其实也没什么。
可她每次都得拉踩一下孟书兰,隐射她不懂事,复读也是白忙活,肯定考不上。
现在考个大学多难啊。
孟书兰复读考学的事,在大家心里其实也是悬的。
她虽然成绩好,从小到大年年拿奖,可想考大学,估计还是差了点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