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笔趣阁>游戏竞技>黄泉手记> 第11章 鲨鱼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11章 鲨鱼(1 / 1)

十月的北方已是深秋,但扬州却风和日丽,气候宜人。

此地古称广陵、江都、维扬,历史悠久,文化璀璨,还是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。

下了飞机之后,我拨通魏骁给我的号码,很快见到了鲨鱼。

对方是一个四十五岁左右,相貌平平的中年,但身上有一股特殊的气质,站姿也十分标准,一看就是当过兵的。

鲨鱼跟我见到我,笑呵呵地伸出了手掌:“段先生,你好!我是长卫集团扬州分公司的经理沙洪刚,你叫我鲨鱼就行。”

“鲨鱼哥,你好!”

我跟鲨鱼握了下手:“我们此次扬州之行,还请你多关照。”

“关照谈不上,魏总让我一定要把你们照顾好,请吧!”

鲨鱼客气了几句,便带着我和猴子走出机场,亲自开着一台宝马五系上了路:“段先生,因为扬州这边的事情比较急,我就不带你们在市区游玩了,等事情办妥,我再好好招待你们。”

我在这里人生地不熟,跟鲨鱼套着近乎:“鲨鱼哥,听你的口音,不像是本地人啊?”

鲨鱼闲聊着回道:“我是本地人,但十八岁就去了北方当兵,在部队里就是魏总的兵,鲨鱼是我在部队的代号。”

我见鲨鱼这人说话还挺客气,顺势问道:“鲨鱼哥,魏叔叔跟我说,到了扬州之后,你会给我介绍具体情况。”

“行,那我就给你们说说。”

鲨鱼递来一支烟:“咱们要去的地方,是高邮市湖西新区的送桥镇,要找一座唐代墓。”

我听到这个地名,脱口而出:“高邮是不是出过一个汉墓葬群,其中还有西汉广陵王刘胥夫妇同茔异穴的合葬墓,并且采用了汉代皇室的最高规格葬式黄肠题凑。”

“你说的墓葬群叫做天山汉墓,位于送桥镇的天山片区,那里曾经叫天山镇。”鲨鱼补充道:“咱们要去的就是那边。”

“大哥,你不是在开玩笑吧?”猴子坐直了身体:“这地方出了墓葬群,应该是文物保护区吧?去这种地方盗墓,跟上博物馆偷东西有什么区别?”

鲨鱼哈哈一笑:“别紧张,你们干活的地点不在神居山景区之内,而且已经被我们承包下来,不会出现问题的。”

……

鲨鱼跟我们一路闲聊,赶到了天山镇。

长卫集团承包的地块是两座连在一起的小山包,紧贴着汉墓葬群所在的神居山景区。

这片山区已经被长卫集团用施工围挡的铁皮给围了起来,上山的道路也有保安站岗。

我大致看了一下路边的牌子,长卫集团承包这里,是打着建造养殖场的名义。

车辆驶到半山腰,停在了一座帐篷前方。

鲨鱼站到车下,指着帐篷对我解释道:“段先生,这里是一片待开发的工地,环境比较恶劣,这段时间就委屈你了!先去里面休息一下吧!”

我观察了一下山势,摆手道:“不用,我还是先去山上看看吧。”

“这里的情况,上面一直催得很紧,既然你不累,那我就陪你转转。”

鲨鱼跟在身边给我做起了向导:“之前我们请来的三伙人,有两伙是职业盗墓贼,剩下一伙是省考古队的。当初神居山发现墓葬群以后,考古专家把这周围的山翻了个遍,我们招来的人也把这里查了一圈,大家都认为这里根本没有墩子。”

鲨鱼说的墩子一词,根据墓穴封土的音译而来,指的就是大墓的意思,这个词在江苏的盗墓界很流行。

我不解的看着鲨鱼:“我看这山的面积并不算很大,这么多高手和专家都没摸到踪迹,你们为什么还如此肯定呢?”

“魏总之所以推断这里有一座唐墓,是因为山下的村子里出现过一块石头,或者说应该是半块石雕!因为年代久远,已经风化的不成样子,村里的老人说那石头是十几年前一场暴雨,被山洪冲下来的,而魏总分析,那石雕就是墓里的东西。”

我走在山路上问道:“唐朝的确有以石雕入墓的风俗,可是仅凭一块石头就作出判断,是不是太武断了?”

鲨鱼对这件事并不在意,耸肩道:“段先生,我的工作只是接待好总公司派来的人,你这个问题,不在我的考虑范围之内。”

我们所在的山,被本地人称为双峰山,两个山头并不是连在一起的,而是像驼峰一样彼此相对。

这种分不清主峰的地势,在风水上叫主客同情,不宜安葬。

单一来看,这两座低矮的山包风水相当一般,可是如果将其划归到神居山脉当中,就不一样了。

顺着山谷看远处的神居山,整片地势就像一名躺下的少女,双峰山的位置妙不可言。

两山与神居山相连,可谓山环水绕,占尽地望先机,竟跟李治与武则天合葬的乾陵有几分地势上的相似。

唐初期的风水堪舆,主要还是以葬经为主。

《葬经》中说过,风水之法,得水为上,藏风次之。

要解释这句话,先要理解“生气”的概念,这个词指的是阴阳气,也是太极生两仪中的两仪,一旦两气相争,便会噫而为风。

按照书中所说,生气是下葬之地吉利与否的关键,有水就表明生气旺盛,没有水就表明生气薄弱。

所谓藏风,并不是空气流动的那种风,而是指地形可以避免两仪相争,带走墓地的生气。

这种借气的山峰并没有乾陵那么大的运势,埋皇亲贵胄不够级别,若是埋个官员商贾,倒也足够用了。

我确定这里的地势的确适合下葬,便手持罗盘,开始寻找这里的龙脉走向。

龙脉中的龙,指的不是墓主人,而是墓穴所在的龙脉,也叫地脉、山脉。

天下龙脉无数,但并不是所有的龙脉都适合下葬,历朝历代的风水极佳之地,全都被王侯将相占着,而后辈懂风水的盗墓贼只要找到这些地方,自然也就找到了陵墓。

所谓风水堪舆,简单来说就是相形度势,消砂纳水。

《葬经》还有一段话,叫做:葬山之法,势为难,形次之,方又次之。

什么才称为势呢,比如地脉宛若洪涛翻涌,骏马奔驰,亦或有龙腾之神韵,这种表现出来的状态就叫做势,也是一条龙脉的精气神所在。

势要跟形相匹配,比如形状是马但势却是卧姿,或者形状是龙但势却是睡姿一类,这就属于形势相冲。

反之的虎跃、龙腾、奔马等地势,便是上佳的风水宝地。

这种有大风水的地形虽然难得,却也并非什么人都能安葬,当年我爷爷有个朋友自学风水,回老家后把父亲的墓埋在了一座有势的山上。

结果没多久以后,他就开始做噩梦,父亲在梦中说自己被人抓走当了奴隶,整天遭人欺凌。

那个人不明所以,找到了我爷爷,而我爷爷去了一趟,只在山脚看了一眼,就让那人将坟迁到了公墓。

半年后,那里发大水,冲出来了一座清代王陵。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