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章 石中村(1 / 1)

东海迷踪 喧城往事 1751 字 4小时前

放下王老二不管,我们决定直捣黄龙,快速向通道深处进发。这也是走一步看一步的作法,毕竟敌暗我明,但据祖父所说,这所谓幕后黑手不过是个藏头缩尾的小人,不足为虑。

通道越来越向下,周围的温度也越来越高,诸位如果看过《地心历险记》,应该就能理解我当时的感受:出了一身的汗,裹在羽绒服里排不出去,跑动起来一阵阵热汗气息从领口传出,十分醒脑。

当我们穿过一段一人宽窄的狭长通道后,前方豁然开朗,燥热的感觉消失不见,取而代之的是清凉与舒爽。手电照射过去,我发现这里是一个相对宽阔无比的空间,估计有七八个足球场那么大,顶部呈光滑球面状,高差不多有二十米;洞内水声轰鸣,究其根源,原来是左侧岩壁中有一洞口,正有湍急的清水源源不断地从中喷射而出,沿着我们前方不远处的河道流过,最终进入右侧岩壁中去。

河上有一座石桥,宽三米左右,跨度大约五米,可供人车行走。这石桥并不如赵州桥那般宏大,也不及苏州园林里的小拱那般优美,直来直去,好像仅由一块硕大的岩石铸成,但仔细观察起来,就会发现其是由几部分拼接而成,但各部之间严丝合缝,设计、铸造之严谨与外部的旋转秘境如出一辙,让人有理由相信这都是出自一人之手。

再看石桥的另一边,另有大大小的圆拱形石头,整齐排列,就好像旧时代里农村的土胚房,远远看上去像一些鸡蛋,又好像是蒙古包,但说句不吉利的话,那些东西更像公墓里的坟丘。

那些“鸡蛋”前方,立有一高大的石牌坊,虽然不及马康的大三巴牌坊一样宏伟,但在这死寂的山洞深处,竟有如此充满“人间烟火”气息的设施,这让尘封已久的安图人遗址更加神秘,而它带给我的感觉就是诡异,无尽的诡异。

无论如何,既然来到这里,那就没理由退缩。

由于常年遭受汽水浸漫,石板桥上已经长了青苔,踩上去滑腻不已。站在桥上,我看不出那水有多深,但却是很急,若不慎坠入其中,估计连影子都找不到。难不成刚才哪位惨死在转轮之中的仁兄,就是在此处落水的?

青苔虽小,却坚韧无比,人踩上去不会有任何脚印留下,所以我们并不能以此来寻找前人的痕迹,所以只能仰仗我的祖父,请求他再行那通灵观想之法。

祖父说他观察此间的布置,可分两界,这石桥即为边界,也是沟通两界的桥梁,上面灵气流动紊乱,气息斑驳,建议我们先下桥去,再行此法术。

他说得玄之又玄,但祖父作为专业人士自然有他的道理,而且在这桥上站着,心里也十分别扭。但刚一下桥,我就感觉耳朵好像飞机起飞时,气压变化那般难受,脑袋也有被晃动的感觉,但很快消失了,所以我并不在意。

“他妈的,怎么什么都看不见了?”一名特警在桥下拿着手电,对着入口的方向乱晃,嘴里不断叫骂。

“怎么回事?”杨指挥皱着眉头问。

“队长,桥那边雾蒙蒙的,什么都看不见啊!”那特警人高马大,一拳都能打死一头牛那种,此刻却像小孩子告状一般,带着哭腔报告。

“嘶——”众人同样看不清桥那边的情况,惊讶于此等突发事件,都吸了口凉气,不知如何是好。

“诸位莫慌,是障眼法,只要再走回桥那边去,一切恢复如常。”祖父此刻站在牌坊前,头也不回地解释道。

“噢…原来如此。”众人皆露出恍然的神色,经历了太多超自然事件,大家仿佛都成了玄学大师,对这些见怪不怪了。

“但最好不要,反复试验可能会导致阵法变化,带来不可预知的后果。”特警老齐本来胆子颇大,想要以身试法,但听到我祖父说后果不可预知,已经抬起的右腿又颤抖着收回来了,反复的举动引来众人的嘲笑。

大家都在嘲讽老齐,我发现祖父站一直背对着我们站在牌坊面前,对我们解释和指令,仿佛后面长了眼睛一般。

我走过去,见他目不转睛地盯着牌坊上面,面色红润,双眼有神,容光焕发,不复之前的颓势。或者说,祖父好像一下子年轻了几十岁,配合着无风自动的衣襟和头发,竟有种超凡脱俗的气质。

我见他看的认真,没去打扰他,也盯着上面看。只见上面刻着一堆我不认识的符号,直的、弯的都有,像是符文,又像是文字。我平时也喜欢一些考古的节目,知道些甲骨文、金文、蝌蚪文一类的古文字,甚至藏语、维语、蒙古语也能辨认出来,但面前的符号我却完全认不出来。

“爷爷,你认得上面的东西?”我还是忍不住问我祖父。

“嗯。”没想到他还真的认识。

“上面写的什么?”我迫不及待地问。

“石中村!”祖父朝我微微一笑,跨进了牌坊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