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81章 融入感(1 / 1)

陆征回头,看见了以前的同事萧丽玲。

“哦,是萧老师,我来办点事情,家里还有很多事等着处理,我就先走了。”

萧丽玲似乎不想让他这么快离开,主动拉住了他的胳膊,“听说你和周乔生意做得很大,真是发财了!”

陆征不喜欢与不太熟悉的人谈论家事,“传言不可信,我们都是靠勤劳赚的钱,再说,萧老师,您这样拉着我的胳膊不太合适吧!”

萧丽玲松开了手,显得有些尴尬,她刚从同事那里听说了一些令人惊讶的消息,所以才多问了几句。

“你们家生意真的那么赚钱?听说还买了个大院子?”

“我们家的事情,不必向你汇报,买院子是我们自己的决定,而且我们并不算熟。”

萧丽玲的语气让陆征感到不舒服,以前萧丽玲经常和周珊一起给周乔添麻烦,陆征一向认为,谁要是让他的妻子难受,那就是他的敌人,对于这样的敌人,他不会客气。

萧丽玲是个未婚的女孩,面对陆征的冷漠回应,她也不好继续追问。

看着陆征开车离去,萧丽玲心里有些不是滋味,心想,做生意真的可以一个月赚那么多钱吗?毕竟陆征辞职才没多久,就已经有能力买房买车了。

这时,背后传来一个女人的声音:“红玲,你跟陆征很熟吗?”萧丽玲吓了一跳,回头一看,原来是她的二嫂。

“不熟,只是遇见聊了几句,二嫂,妈妈让我来接你,对了,你来这里有什么事?我看妈妈心情不太好。”

对于这个小姑子,周珊总是尽力讨好,比起萧家其他人,萧丽玲更容易接受她的好意,因此两人关系还不错。

“我是来帮周乔办事的。”

萧丽玲一听,立刻来了兴趣,正好可以打听打听周乔家的情况。

“二嫂,没想到周乔现在这么有钱,既然你们和好了,那你应该知道她家的情况,给我讲讲吧!”

周珊想了想,觉得萧丽玲并没有背叛自己,于是简单讲述了事情的经过,把自己描绘成一个宽容大方,帮助周乔渡过难关的人。

萧丽玲听了之后,眼睛一亮。

“他们家的生意好像也不太稳固,有危机就是有机会,二嫂,咱们回去商量商量这事,你也是周家的女儿,她周乔能在这里开厂做生意,你也可以。”

周珊微微一笑,正想找个人合作,萧丽玲正是最合适的人选。

陆征没有直接回家,而是开车去了村子里,打算接妻子回家,当他看到陈志军正殷勤地围着妻子转时,心里有些不舒服,便径直走路雷。

“周乔,咱们回家吧。”

陈志军见到陆征,眉头皱了起来,心想周乔难道连一点自由都没有吗?不过,尽管他心里不乐意,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周乔跟陆征一起离开。

回到家,发现孩子们已经把晚饭准备好了,主厨是卢雷,周辉在一旁帮忙。

“周乔姐,快来尝尝卢雷做的红烧肉,味道可真不错!”

周辉自豪地向姐姐夸耀他的小伙伴,周乔也惊讶于卢雷的手艺,毕竟红烧肉不是一般的家常菜。

“看来今天我们有口福了。”

卢雷略显羞涩地说:“以前我偷偷跟着一个邻居去国营食堂洗碗,那时候没机会吃,只闻过味道,就记住了怎么做,今天第一次尝试,没想到就成了。”

卢雷说,在那段时间里,他甚至连红烧肉的边都没沾过,顶多是用馒头蘸点汤汁解馋,但他牢牢记住了这个味道,并且仔细观察了厨师的每一步操作。

最近陆征夫妇忙于工厂事务,通常不在家,但他们没有在食材上节省,每次出门都会留下足够的肉类和鸡蛋,让孩子们自己做饭。

卢雷原本舍不得用这么多肉,但陆征临走时见肉一直没有动,特意提醒他们尽快食用,以免变质,这才让卢雷下定决心做了这顿红烧肉。

“看来我们卢雷真是个做菜的小能手,快去洗手准备开饭吧。”

尽管周乔和陆征把两个孩子当作弟弟一样对待,但孩子们仍然坚持履行徒弟的职责,在学习之余争着做家务。

如果不是周乔坚决拒绝,他们甚至想帮她洗衣服呢。

每当周乔说要开饭,两个孩子就忙前忙后,一个端饭菜,一个摆碗筷,让气氛变得十分温馨。

“我总觉得这样像在使唤童工!”周乔说道。

陆征轻拍了下她的头,“想那么多干嘛?孩子们尊敬师傅,我们应该感到欣慰才对,总比遇到不尊重师傅的人好吧。”

“我只是不太习惯,以前都是我们自己做事,现在孩子们把活儿都包了,让我感觉自己成了个闲人。”

“我这么努力工作,不就是为了让你能轻松些吗?别想太多,徒弟孝顺,我们就安心接受吧。”

陆征轻轻抚了抚她的头发,继续说:“为了让他们放心,你就安心做个师傅娘吧,别跟他们抢活干,否则他们会以为哪里做得不够好,惹你不高兴了。”

周乔听后,意识到自己可能没有完全站在孩子们的角度思考问题,她的这种做法可能让他们觉得仍被视为小孩子,而不是作为徒弟受到尊重,从而减少了他们的融入感。

她决定以后多听听陆征的意见,让孩子们多做一些事情。

周乔发现,孩子们所做的远超她的预期。

饭后,当陆征回到工作室加班修理电器时,发现一些小问题已经被解决,而且那些难以修理的大件也被他们整理得井井有条,这让陆征省了不少力气。

“小辉和卢雷真是懂事的孩子!”

看着整齐的工作间,周乔不禁赞叹。

人们之间的善意是相互的,随着天气变冷,周乔认为作为师傅娘,她应该为两个孩子准备棉衣了。

于是,在他送货时,她特别嘱咐他下次带些已经加工好的棉花回来。

“是要准备冬装了吧?你之前带回家的布料,妈妈还留着呢,说是要给你们俩做棉袄。”

那时还没有羽绒服,冬天的保暖全靠棉衣,虽然样式不时髦,但保暖效果非常好。